登录

微观清史100日1 帝国重构、五行八作与城市摩登(1644-1780)

书名: 微观清史100日1 帝国重构、五行八作与城市摩登(1644-1780)
著者: 刘澍著
编者:
译者:
出版社: 重庆出版社
定价: ¥ 78.00
责任编辑:
出版时间: 2023年03月
ISBN: 9787229171988
读者范围: 普通大众
中图分类: K249.07

内容提要

《微观清史100日:帝国重构、五行八作与城市摩登》是作者多年来对清史深入研究的成果,本书有两大特点:一是不同与以往大多数历史类书籍的宏观叙事,作者采取微观历史的写作手法,选取了有特殊意义的100天作为了解清朝268年历史的窗口,从小事件切入,对清朝政治、军事、文化、民生等各方面作专题式的解剖,让读者在知晓历史细节的同时,对清朝的整体历史也有了全方位的认识;二是本书既有学术书的严谨,又兼具大众读物的可读性,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耙梳、整理、比对,还原历史的原貌,将史书典籍中晦涩的记载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再现,并用学术著作的方式注明了来源和出处。 该书稿是本书的第一卷,按时间顺序选取了1644年至1785年的20天为20个主题,每一天各成一章,用20个片断串起了清朝建立初期到到乾隆后期的历史故事,用通俗有趣的故事引出对清朝历史的思考和研究,如“1644年4月24日 京师易主:甲申国殇的三重维度”向读者呈现了明清易代的历史,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,“1661年11月24日 死刑犯的最后一天”从康熙下令处斩郑芝龙说起,记死刑犯在最后一天将遭遇的种种事情,从而延伸到对清代的刑法,特别是死刑判定程序等各种制度的考论。

本书目录

总 序 1 自 序 2 1. 1644年4月24日 京师易主:甲申国殇的三重维度 001 2. 1655年12月18日 圣彼得大教堂的邂逅:南明使臣向亚历山大七世求救 031 3. 1661年11月24日 死刑犯的最后一天:规训与惩罚 037 4. 1662年2月9日 郑成功击败荷兰:华夏扬威西太平洋的时刻 055 5. 1662年6月23日 郑成功击去世:多重身份人物的形象建构困局 067 6. 1685年6月26日 清军收复雅克萨:康熙与彼得大帝之比较研究(上) 075 7. 1689年8月27日 《尼布楚条约》签订:康熙与彼得大帝之比较研究(下) 085 8. 1687年7月18日 清朝皇子的一天:岂曰无逸,与子同愁 097 9. 1690年9月3日 乌兰布通之战:从御驾亲征的礼仪图景说起 107 10. 1722年12月20日 康熙驾崩:中国、朝鲜、意大利、捷克对雍正继位的历史书写 119 11. 1723年9月16日 雍正确立秘密立储制度:源自波斯的灵感 143 12. 1731年1月26日 第一个中国人领衔的出访欧洲使团与沙俄女皇会面 149 13. 1732年3月28日 雍正一日:帝制中国的养心殿作息时间表 159 14. 1735年10月8日 雍正驾崩:有疑中的无疑,无意中的有异 173 15. 1738年2月18日 乾隆的除夕:国家仪式空间图景下的政治用意(上) 191 16. 1738年2月19日 乾隆的正月初一:国家仪式空间图景下的政治用意(下) 197 17. 1755年11月20日 达瓦齐献俘:七年战争与乾隆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关系 209 18. 1772年2月7日 乾隆下令征集图书:《四库全书》与法国《百科全书》之比较研究 227 19. 1776年8月9日 乾隆下令将关羽谥号由“壮缪”改为“忠义”:清代的关公崇拜 247 20. 1780年6月15日 和珅担任镶蓝旗都统:清代巨贪的“理财”路径 263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282

显示全部

作者简介

刘澍,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博士,世界史博士后,师从周少川、杨共乐先生。现从事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(省部级)《近代国人对亚非欧弱小民族国家的历史建构(1912—1949)》,在《史学史研究》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干。

关键词

中国历史-研究-清代